丽水学院在河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丽水学院在河南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河南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丽水学院在河南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丽水学院在河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丽水学院在河南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丽水学院在河南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丽水学院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84分至535分,录取位次在159463 至26203区间,河南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丽水学院。

1、丽水学院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0900名;

2、丽水学院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9463名;

3、丽水学院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6385名;

4、丽水学院在河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6429名;

5、丽水学院在河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4177名;

二、丽水学院在河南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丽水学院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91 150900 66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484 58561 21

2、丽水学院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89 159463 47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47 29417 20

3、丽水学院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0 116385 47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49 26203 20

4、丽水学院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95 116429 47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27 27625 20

5、丽水学院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理科 本二 488 114177 49
2018 河南 文科 本二 - - 2
2018 河南 文科 本二 535 27832 18
丽水学院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丽水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2024年丽水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丽水学院与北京物资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丽水学院在湖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丽水学院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丽水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丽水学院与昆明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丽水学院与山西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丽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丽水学院与广西医科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丽水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丽水学院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丽水学院是丽水唯一的本科高校,是一所省管、市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指导创办的处州师范学堂,历经九次更名、六校合并、四易校址。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调研丽水时指示要“抓紧筹建丽水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校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列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教育、农业、护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和“5A”级平安校园。学校现有民族学院(华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态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8人。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引才计划专家等国家级人才15人,省级重点引才计划专家、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47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民族教育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