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山西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43分至470分,录取位次在37884 至2386区间,山西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978名;

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7884名;

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274名;

4、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750名;

5、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416名;

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C 392 22978 5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C 438 5034 4

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C 343 37884 6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C 410 13292 3

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C 423 23274 6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C 452 7204 3

4、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C 408 25750 7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C 479 2386 2

5、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山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西 理科 本二C 409 20416 7
2018 山西 文科 本二C 470 3289 2
2023年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江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EMS查询及方式汇总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贵州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海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与浙江海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英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经济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与大连外国语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三、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是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和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地处中国西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校园占地1000亩,现设15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艺六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1000余人,教师1000余人。 百年川大底蕴,千年东坡文脉。学校以“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建中国式的小常青藤”为办学目标,践行“学生为本、通专并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恪守“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校训,弘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锦江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注重素质教育,创造性实施“五大素质养成计划”,率先在全国实行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格优良、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新兴产业,优先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