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陕西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93分至537分,录取位次在37032 至5409区间,陕西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西南民族大学。

1、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227名;

2、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404名;

3、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3919名;

4、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908名;

5、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7032名;

二、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495 34227 18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27 5409 11

2、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493 32404 13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540 5899 10

3、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00 33919 16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557 5823 13

4、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11 36908 18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553 6609 15

5、西南民族大学在陕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陕西 理科 本一 504 37032 21
2018 陕西 文科 本一 537 7133 15
西南民族大学与山东管理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南民族大学与嘉兴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呼伦贝尔学院与西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西南民族大学在江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西南民族大学与合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民族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西南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西南民族大学与淮阴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北京城市学院与西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南民族大学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西南民族大学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染青城峨眉之灵秀,汲工部武侯之神韵,是民族高等教育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颗明珠。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05年,实现国家民委、成都市共建;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南民族大学是在*、*、*、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学校继承了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延安民族学院的优良办学传统,润育在共和国初升的晨曦里,凤凰涅槃在改革开放时期,当前正意气风发地奋进在*新征程。2003年,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薪火相传,接力奋斗。学校始终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校训精神,在探索中发展,在追求中前行。经几代民大人的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目前,学校含文、史、哲、经、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