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河南高考历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录取数据,包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河南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1、2022年河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820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5人;

2、2021年河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2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1103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9人;

3、2022年河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343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5人;

4、2021年河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246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1人;

5、2020年河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155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6人;

二、河南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2 理科 本二 55 504 128203 省政府
河南 2022 文科 本二 45 527 23432 省政府

2、2021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59 522 111038 省政府
河南 2021 文科 本二 41 559 22467 省政府

3、2020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0 理科 本二 49 543 112214 省政府
河南 2020 文科 本二 36 557 21554 省政府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长江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山东理工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北京体育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天津城建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蚌埠学院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盐城师范学院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广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上海海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小学和学前师资为重点的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其前身江苏教育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建国初期江苏省17所公办本科学校之一。1959年,学校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中率先举办普通本科教育。学校在“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复办。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校坚持以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为己任,准确把握大势,科学判断形势,顺应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融通、教育科研引领、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江苏省唯一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等均为学校挂设机构。一个以“四基地五中心一智库”架构、互为依托、功能完备的教师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正助力学校在江苏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设有14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涵盖9个主要学科门类。优先发展师范类专业,17个师范类专业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各学科,其中12个专业承担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任务。适度发展非师范类专业,15个非师范类专业紧扣行业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师范类在校生占比68.7 %,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教学内涵建设扎实推进。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品牌专业1个、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6个、一流本科课程14门、实践教学中心3个。拥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优秀创新团队各2个,建有全省教育领域唯一重点培育智库。2013年以来,建有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9门,获评江苏省重点教材18部,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引培并举,扩大师资规模,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初步形成。现有专任教师596人,高职比为46.14%,博士比为41.28%,其中国家督学、省督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双创博士”、省五一创新能手、省社科优青、紫金文化人才和中小学特级教师等70余人次。开放办学格局稳步拓展。构建“三方协同”人才培养共同体完成。先后与10余个国家(地区)的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俄罗斯文化中心、西班牙文化中心和海峡两岸戏曲与国学传承交流基地,获批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与省内外中小学幼儿园、行业、企(事)业及科研院所等签订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328个。办学条件保障明显改善。现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71.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8.5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1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0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90.17万元,建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场所340个,拥有纸质图书117.198万册,可利用电子图书467万册。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各级卓越教师培养,积极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近三年,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文体竞赛奖项847项,其中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4项,获奖总数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69年来,学校秉承“崇德敬业、求真创新”的校训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精神,高举师范旗帜,保持强大定力,不忘师道初心,牢记育才使命,为江苏教育战线输送了20余万名合格人才。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以**中国*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信念不动摇,开拓进取不懈怠,埋头实干不松劲,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固本创新,努力将学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范学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