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建筑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吉林高考历年长春建筑学院的录取数据,包含长春建筑学院在吉林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长春建筑学院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建筑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建筑学院

1、2022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长春建筑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6373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336人;

2、2021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长春建筑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0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803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169人;

3、2020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长春建筑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927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199人;

4、2022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长春建筑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025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17人;

5、2020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长春建筑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948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49人;

二、吉林上长春建筑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长春建筑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2 理科 本二A 1336 327 63737 省教育厅
吉林 2022 文科 本二A 217 386 20252 省教育厅

2、2021年长春建筑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1 理科 本二A 1169 305 58031 省教育厅
吉林 2021 文科 本二A 204 365 20205 省教育厅

3、2020年长春建筑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0 理科 本二A 1199 350 59279 省教育厅
吉林 2020 文科 本二A 249 411 19483 省教育厅
长春建筑学院与湖南文理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内蒙古农业大学与长春建筑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在河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建筑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南京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长春建筑学院在甘肃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建筑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江苏海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长春建筑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长春建筑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农、艺、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2000年6月;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2017年12月,被确定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1月,获评“吉林省十佳口碑高校”;2019年3月,入选第三届“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现有奢岭、高新两个校区。奢岭校区坐落在五A级风景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端,风景秀美幽静,生态环境宜人。校园占地面积83.43万㎡,建筑面积39.20万㎡;高新校区坐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路1519号,校园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18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852人,图书馆藏书1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87万元。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研部、体育教研部15个教学单位。开设了43个行业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形成了土建工程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类、艺术类、健康类五个主干学科专业群。其中设计学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土木工程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及特色专业;工程造价、环境设计专业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96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3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26人。拥有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20余人。建成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2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各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各类教学大赛奖57项。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学校科研工作在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现有1个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群、9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7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学校承担省级以上项目3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获得专利47项,获得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其他科研奖近80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小微文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该项目是继完成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后的又一获批国家资助项目。学校作为吉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单位,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吉林省教育厅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客工场、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2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其中,25%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就业;45%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培养出的2.5万名毕业生在专业素质、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毕业生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新长建品牌。学校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风气;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培养,着力提升学生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积极开展具有特色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突出分院办学主体。开设了全省首家高校行政服务大厅,可同时办理123项业务,极大方便了师生。学校重视开放办学,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于2015年、2017年成功举办两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两岸70余所高校校长出席论坛,对促进海峡两岸大学间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学校全面学习贯彻**中国*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