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天津高考历年天津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天津大学在天津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天津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大学

1、2022年天津综合(物 和 化)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73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62人;

2、2022年天津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2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22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55人;

3、2022年天津综合(物 或 史 或 地)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7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84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2人;

4、2020年天津综合(物 和 化)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01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5人;

5、2020年天津综合(化)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01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4人;

二、天津上天津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天津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2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A 62 658 3735 教育部
天津 2022 综合 本科A 214 660 3459 教育部
天津 2022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A 33 660 3459 教育部
天津 2022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42 661 3357 教育部
天津 2022 综合 本科A 255 662 3229 教育部
天津 2022 综合 物 或 史 或 地 本科A 8 666 2718 教育部
天津 2022 综合 物 或 史 或 地 本科A 22 674 1847 教育部

2、2021年天津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1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A 62 656 3645 教育部
天津 2021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A 30 658 3418 教育部
天津 2021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8 658 3418 教育部
天津 2021 综合 本科A 223 660 3192 教育部
天津 2021 综合 本科A 240 663 2883 教育部
天津 2021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7 677 1579 教育部
天津 2021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16 682 1235 教育部

3、2020年天津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0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A 45 664 3018 教育部
天津 2020 综合 本科A 54 664 3018 教育部
天津 2020 综合 本科A 294 668 2521 教育部
天津 2020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7 680 1371 教育部
天津 2020 综合 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15 685 981 教育部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天津大学排名2024最新排名榜(56所)
天津大学在山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天津大学在甘肃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天津大学在云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4年天津大学在新疆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天津大学在浙江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天津大学在湖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天津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库复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学校更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遵教育部令学校西迁,9月10日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其中,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陕西省城固县。抗战时期,学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将其工学院划出并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44年李书田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工学院(泰顺)、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收“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返回天津,恢复国立北洋大学,1946年复名“北洋大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系调整开始,天津大学调出十几个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哺育了蹒跚起步的中国高等教育。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天津大学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胡锦涛、*等同志曾到学校视察。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迄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30多万高层次人才。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30.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158人,其中本科生19337人,硕士研究生13729人,博士研究生5092人。现有教职工5069人,其中院士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7人,中组部“*”领军人才41人,青年拔尖人才19人,教授898人。学校坚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现有75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评,进入A类学科数达到14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档、4个学科进入A档(2%-5%)、9个学科进入A-档(5%-10%)。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牵头培育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由学校牵头的天津应用数学中心成为国家首批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学校持续深化医教协同,现有9家直附属医院,包括3家直属医院、6家附属医院。在最新一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由天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成果奖7项,其中2项成果获一等奖。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入选全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