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太原科技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天津高考历年太原科技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太原科技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太原科技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太原科技大学

1、2022年天津综合(物 或 化)类考生要想上太原科技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082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8人;

2、2022年天津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太原科技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001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0人;

3、2022年天津综合(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太原科技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942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8人;

4、2021年天津综合(化 或 生)类考生要想上太原科技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963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8人;

5、2020年天津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太原科技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254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4人;

二、天津上太原科技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2 综合 化 或 地 本科A 4 520 30828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A 8 520 30828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8 520 30828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化 或 生 本科A 18 521 30630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本科A 100 524 30010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A 28 527 29427 省政府

2、2021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1 综合 本科A 100 511 31123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地 或 化 本科A 4 512 30910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10 514 30504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A 6 517 29855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化 或 生 本科A 18 518 29636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A 28 524 28331 省政府

3、2020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0 综合 本科A 104 517 32542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10 528 30127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A 6 528 30127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地 或 化 本科A 4 528 30127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化 或 生 本科A 18 532 29240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A 24 536 28362 省政府
中国民航大学与太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贵阳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宿州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太原科技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武汉东湖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太原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太原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太原科技大学在甘肃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太原科技大学与南京艺术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太原科技大学在上海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武昌首义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太原科技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也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6年)、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1952年,学校前身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创建,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中国内燃机研制先驱支秉渊先生出任校长。1953年学校划归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1955年长春汽校、汉口机器制造学校锻冲专业并入。1960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1965年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起重输送机械专业并入。1998年改为省部共建、省管为主。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学校秉承“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精神,经过六十余年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文理科为两翼,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学、工学、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 18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6个。学校现有省级“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工程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交通运输、工程管理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其他类型平台9个。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60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461人,集聚了一批*、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青年三晋学者”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有省级重点创新团队6个。2017年,我校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黄庆学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6000人,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学校设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山西省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十项,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任务,2015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进入全国大学20强。2016年以来,学校在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中获财政支持总额位居全省高校第四。学校是产学研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2001年学校联合太重集团、太钢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山推集团等全国40多家机械制造骨干企业成立产学研董事会,先后与三一重工、中信重工、中联重工、徐工、柳工、洛阳轴承等全国两百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并与江苏海安县合作建设海安锻压装备产业研究院,与山西省晋城市合作建设晋城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出12万多名优秀学生,校友遍布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许多校友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一流的工程师和杰出的企业家。北斗三号总设计师陈忠贵,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阳升,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普煜,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文,洛阳轴承集团公司董事长赵东海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路线,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和日本丰桥创造大学等数十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大学生“2+2”、“3+1”、等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及教师互访交流。